
研究组
肿瘤与代谢/炎症性疾病组
日期:2024-10-18课题组长
卜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博导,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慢病重点研发计划战略咨询专家,国际三大心血管大会的国际主席团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1. 心血管病及肿瘤发病机制与干预;2. 慢病大队列与单细胞及多组学研究。以一作或通讯作者在Circulation(3篇)、Eur Heart J(3篇)、JACC(2篇)心血管领域三大主刊及Nat Immunol、Cell Metab CNS子刊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158篇(IF>10分33篇,>20分12篇,10篇ESI高被引论文)等,研究成果写入《国际心血管内科学教科书》、《WHO卫生行动纲领文件》和10项欧美心血管病临床指南等国际标准规范,主持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慢病重点研发专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先后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首届上海杰出人才”、“上海市级医院临床创新奖”、“吴孟超医学青年奖”、“树兰医学青年奖”等。
研究方向
肿瘤与代谢/炎症性疾病
团队成员
陆熙园 林巍 陈磊 赵怡超 袁安彩 胡刘华 李荣红 郭潇 魏霖 王跃虹 蒋惠如 胡立 张辰生 李旭霞 潘改芳 法菁菁 王菁桢 石凡超 夏朝 李萍 王雅玉 李俊平 王霞 刘文华 陈泰威 李高翔 达兴文 侯小文 施剑峰 严洋 沈智 张恒源 袁笑
代表性论文
近五年10篇代表性论文:
1. Shi JF#, Tong RY#, Zhou M#, Gao Y, Zhao YC, Chen YF, Liu WH, Li GX, Lu D, Meng GF, Yuan AC, Hu LH, Pu J(卜军)*. Circadian nuclear receptor Rev-erbα is expressed by platelets and potentiates platelet activation and thrombus formation. Eur Heart J. 2022;43(24):2317-2334. (IF=38.1)
2. Guo X, Zhong J, Zhao Y, Fu Y, Sun L, Yuan A, Liu J, Chen AF, Pu J(卜军)*. LXRα promotes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formation through UHRF1 epigenetic modification of miR-26b-3p. Circulation. 2024;150(1):30-46.(IF=35.6)
3. Sun LY#, Lyu YY#, Zhang HY, Shen Z, Lin GQ, Geng N, Wang YL, Huang L, Feng ZH, Guo X, Lin N, Ding S, Yuan AC, Zhang L, Qian K, Pu J(卜军)*. Nuclear receptor NR1D1 regulates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development by targeting the mitochondrial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enzyme aconitase-2. Circulation. 2022;146(21):1591-1609. (IF=35.6)
4. Wang Y#, Li R#, Tong R#, Chen T#, Sun M, Luo L, Li Z, Chen Y, Zhao Y, Zhang C, Wei L, Lin W, Chen H, Qian K, Chen AF, Liu J, Chen L, Li B, Wang F, Wang L, Su B, Pu J(卜军)*. Integrating Single-cell RNA and T-cell/B-cell Receptor Sequencing with Mass Cytometry Reveals Dynamic Trajectories of Human Peripheral Immune Cells from Birth to Old Age. Nat Immunol. 2025. In Press. DOI: 10.1038/s41590-024-02059-6. (IF=27.7)
5. Huang H#, Chen Y#, Xu W#, Cao L, Qian K, Bischof E, Kennedy BK*, Pu J(卜军)*. Decoding aging clocks: New insights from metabolomics. Cell Metab. 2024 Dec 9:S1550-4131(24)00453-4. DOI: 10.1016/j.cmet.2024.11.007. Epub ahead of print. (IF=27.7)
6. Zhao Y#, Lu X#, Wan F, Gao L, Lin N, He J, Wei L, Dong J, Qin Z, Zhong F, Qiao Z, Wang W, Ge H, Ding S, Yang Y, Xiu J, Shan P, Yan F, Zhao S, Ji Y, Pu J(卜军)*. Disruption of circadian rhythms by shift work exacerbates reperfusion injury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J Am Coll Cardiol. 2022;79(21):2097-2115. (IF=21.7)
7. Zhao Y#, Gao L#, Jiang C, Chen J, Qin Z, Zhong F, Yan Y, Tong R, Zhou M, Yuan A, Pu J(卜军)*.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zinc fingers and homeoboxes 2 alleviates NASH by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of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Hepatology. 2022;75(4): 939-954. (IF=13)
8. Zhao H#, Huang R#, Jiang M*, Wang W, Chai Y, Liu Q, Zhang W, Han Y, Yan F, Lu Q, Tao Z, Wu Q, Yue J, Ma J*, Pu J(卜军)*. Myocardial tissue-level characteristics of adults with metabolically healthy obesity. JACC Cardiovasc Imaging. 2023;16(7):889-901. (IF=12.8)
9. Leng S#, Ge H#, He J, Kong L, Yang Y, Yan F, Xiu J, Shan P, Zhao S, Tan RS, Zhao X, Koh AS, Allen JC, Hausenloy DJ, Mintz GS, Zhong L, Pu J(卜军)*. Long-term prognostic value of cardiac MRI left atrial strain in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Radiology. 2020;296(2):299-309. (IF=12.1)
10. Chen Y#, Xu W#, Zhang W#, Tong R, Yuan A, Li Z, Jiang H, Hu L, Huang L, Xu Y, Zhang Z, Sun M, Yan X, Chen AF*, Qian K*, Pu J(卜军)*. Plasma metabolic fingerprints for large-scale screening and personalized risk stratification of metabolic syndrome. Cell Rep Med. 2023;4(7):101109. (IF=11.7)
(注:#为共同第一作者,*为通讯作者)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编号82421001、“缺血性心血管病机制与干预”、2025/01-2029/12、1000万元、主持。
2. 科技创新2030-“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重大项目(项目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编号2023ZD0503200、“代谢重编程在心脑血管疾病损伤修复中的关键机制及干预研究”、2024/08-2028/07、795.5万元、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82230014、“昼夜节律紊乱对腹主动脉瘤发生发展的影响:生物钟核受体REV-ERBα的关键作用”、2023/01/01-2027/12/31、263万元、主持。
4. 上海市卫健委重中之重研究中心项目,编号2023ZZ02021、“上海市心脑慢病研究中心”、2023/07/01-2026/06/30、400万元、主持。
5. 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编号GWVI-11.1-26,学科领域:慢性病流行病学-老年人群健康管理策略和应用研究,学科名称:心血管病学-心脑血管慢病,2023-2025,300万元,主持。
6. 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重点项目,编号22JC1402100、“生物钟核受体NR1D1驱动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参与扩心病心肌损伤与纤维化的双重调控”、2022/07/01-2025/06/30、300万元、主持。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81930007、“昼夜节律对梗死后心肌修复和重构的影响:生物钟核受体RORα信号通路的关键作用”、2020/01/01-2024/12/31、297万元、主持。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编号82381240035、参加第十四届希望会议,2023/02/01-2023/12/31、1.5万元、主持。
9.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专业技术服务平台项⽬, 编号22DZ2292400、“上海市心脑血管疾病生物样本与数据库专业技术服务平台”、2022/12-2024/11、137万元、主持。
10. 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实验动物研究领域项目,编号 201409005200、“模拟人类熬夜/夜班工作的大动物心脏疾病模型建立及与传统小动物模型的比较研究”、2020/06/30-2023/06/30、20万元、主持。
11.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兴交叉领域研究专项,编号2022JC013、“基于全生命周期大队列的心脑血管疾病精准预警与干预”、2023/01/01-2025/ 12/31、60万元、主持。
12.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编号SHDC12022102、“基于定量血流分数(QFR)新技术指导急性心梗再灌注治疗微循环保护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2022/08/01-2025/07/31、80万元、主持。
13. 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创新团队(重点创新团队-核心团队),负责人:卜军。学科领域:临床医学。团队类别:重点创新团队-核心团队。团队名称:心脑血管疾病转化创新团队。项目编号:SHSMU-ZDCX20210700
14. 浦东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科研项目卫生行业专项,编号PW2023E-02、“睡眠模式对浦东社区人群队列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及干预”、2023/12/01-2026/11/30、100万元、主持。
15. 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攻关项目,编号PW2019D-11、“浦东队列心脑血管慢病‘协防共管’创新模式的开发和应用”、2019/11/01-2022/10/31、30万元、主持。
16. 上海市肿瘤研究所自主课题,编号ZZ-20-22SYL、“基于队列样本研究癌症患者发病前后免疫细胞功能特点及早期诊断标记物”、2020/07/01-2023/06/30、50万元、主持。
17. 上海市卫健委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心肌梗死(腾飞计划),编号SHSLCZDZK06204、“急性心肌梗死围术期优化决策研究”、2019/07/01-2023/06/30、122万元、主持。
18.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编号2018YFC1312800、“心脑血管疾病‘协防共管’创新健康管理模式的开发与效果评价”、2018/09-2021/12、1534万元、项目总负责人及首席科学家。
19.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编号81625002、“心血管内科学 (冠心病事件链机制及干预)”、2017/01-2021/12、350万元、主持。
2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编号DLY201804、“早期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组织水平灌注及心室重构的影响:前瞻性、随机开放、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2019/01/01-2022/12/31、50万元、主持。
21. 上海市科委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编号18XD1402400、“生物钟核受体NR1F1在急性心梗心肌组织水平灌注不良中的关键保护作用”、2018/05-2021/04、40万元、主持。
22. 上海市申康临床创新行动计划项目,编号16CR3034A、“基于三维定量心肌微循环功能的血流储备评估新技术的建立与应用”、2016/12-2019/06、50万元、主持。
23. 上海市教委高峰高原人才项目,编号20152209、“以TMPFC为核心的新型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临床技术的建立与优化应用”、2015/01-2017/12、100万元、主持。
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81470389、“核受体FXR-SHP级联通路参与心肌细胞肥大与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双重调控及其分子机制”、2015/01- 2018/12、75万元、主持。
25. 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编号14JC1404500 、“肝X受体不同亚型在急性心肌梗死及其后续心肌重构与功能重建中的靶点作用及其关键调控机制”、2014/01-2016/12、50万元、主持。
2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81270282、“FXR受体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新机制:孤儿受体SHP的关键作用”、2013/01-2016/12、70万元、主持。
27. 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编号 NCET-12-0352、“RAR相关孤儿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2013/01-2015/12 、50万元、主持。
28. 上海市曙光计划人才项目,编号12SG-22、“视黄酸相关受体ROR:调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新靶点”、2013/01-2015/12、15万元、主持。
29. 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课题,编号12410708300、“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组织水平灌注的新型评估技术体系建立与优化应用”、2012/01-2014/12、25万元、主持。
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81070176、“缺血心肌再灌注及梗死后重塑过程中视黄醛X受体与NR4A1孤核受体通路在线粒体水平的交叉对话及机制”、2011/01-2013/12、32万元、主持。
31. 上海市教委高校选拔优青专项基金,编号JDY06034、“RXR核受体:新的抗心力衰竭的药物靶点”、2007/1-2009/12、10万元、主持。
3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编号30600242、“独特的RXR受体 /Nur77受体信号通路参与心肌肥厚和凋亡的双重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2007/01-2009/12、23万元、主持。
已授权知识产权9项(第一发明人)
1. 发明专利:线粒体 Na+/Ca2+交换体阻滞剂在制备改善先兆子痫螺旋动脉重塑不良的药物中的应用(专利号:ZL202310397769.0;发明人:卜军,陆熙园,王艺凡;授权时间:2024年7月12日)
2. 发明专利:核受体 Rev-erb α 的拮抗剂在制备抗腹主动脉瘤的药物中的应用(专利号:ZL201811018358.1;发明人:卜军,林楠,丁嵩,袁安彩,徐龙伟;授权时间:2020年5月19日)
3. 发明专利:α-酮戊二酸在制备用于预防或者治疗腹主动脉瘤的药物中的用途(专利号:ZL202110167962.6;发明人:卜军,孙灵跃,吕煜焱,袁安彩;授权时间:2022年6月28日)
4. 发明专利:核受体 Rev-erbα在制备抗血小板药物中的应用(专利号:ZL201910726078.4;发明人:卜军,童仁洋,徐龙伟,袁安彩,沈薇;授权时间:2022年12月30日)
5. 发明专利:核受体 Rev-erbα在制备抗脓毒症心肌病的药物中的应用(专利号:ZL201910725594.5;发明人:卜军,徐龙伟,童仁洋,袁安彩;授权时间:2023年1月17日)
6. 实用新型专利:冲击波球囊以及球囊脉冲系统(专利号:ZL202221312389.X;发明人:卜军,丁嵩,成扶雨;授权时间:2022年11月8日)
7.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小动物睡眠剥夺装置(专利号:ZL202223393587.6;发明人:卜军,赵怡超,陈建青,卫敬泽,袁安彩;授权时间:2023年3月28日)
8. 实用新型专利:小动物心肺复苏辅助胸外按压装置(专利号:ZL202323563087.7;发明人:卜军,陈泰威,袁安彩,严洋;授权时间:2024年8月2日)
9.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心脑血管疾病“协防共管”随访平台V1.0(登记号:2021SR0532604;发明人:卜军,张薇,李峥;授权时间:2021年4月13日)